找到相关内容18篇,用时7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星云法师:人间佛教的建立

    终身就会做物质的奴隶。如果出世的思想,就能超然物外,对金钱做最意义的运用。   三、要有淡化情爱的观念   经云:“不重不生娑婆,愿不切不生极乐。”众生因为,才生死,才是非;因为,才你我,才烦恼。佛教并不是要人人都舍弃情爱,而是要人以智化情,因为念不去除一分,道念便无法增长一分。了出世思想的人,就能以般若智慧化导情爱,得到佛法的受用,反而能享受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2569460.html
  • 混乱的根源

    我们必须了解是什么这个问题。因为如果我们能发现是什么,就可以完全解除中心的限制,引出完整的行动。所以,我们必须非常小心地去探讨它——如果你愿意听的话。你你对的看法。你你对的结论。你认为没有...痛苦、恐惧、嫉妒、焦虑。在依赖的地方,吗?当你观察它,而且你深切地关心,要去找出是什么的时候,依赖就变得不重要,没有价值了,因为那不是。  它不是欲望。它不是记忆。它不是依赖。它不是我告诉...

    克里希那穆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2348216.html
  • 三十七道品的修证意义

    就是感觉很好 ,感觉很好然后就爱上了。之后就会造业 ,就会产生烦恼。一切烦恼、一切不善的行为都是和关系。因为 ,就会强烈的执取心 ,然后不惜任何代价而想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,结果...因为众生种种妄想执著 ,而轮回六道 ,受极大苦 ,不得出离。佛陀兴无缘大慈、同体大悲 ,而为众生开示种种解脱的法门 ,使之离苦得乐 ,同登觉岸。而三十六道品在佛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,因为它是从迷转悟...

    坚行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25156321.html
  • 佛法的不共理则──因缘:《□帝经》

    欲、寂灭、涅盘。”因为,在我们凡夫内心的深处,是多么根深蒂固地抗拒著缘起法啊! 从∧第三选∨中,我们知道“”,是苦迫(五盛阴苦)的原因,“”的熄灭,就是苦迫的熄灭。也可以说:因为染(此),所以苦迫的生命流转(彼);因为染的灭除(此灭),所以止息了苦迫的生命流转(彼灭)。而本经更从长养生命的“四食”(四种食物,可以参考印顺法师著《佛法概论》∧第五章第一节∨)谈起,由四食的“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72153547.html
  • 完善的道德——佛教道德的优越性及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

    直到下期生命的开始。如此流转不息。这就是集起苦难的原因,称为集谛。   如何断除这生死的锁链呢?佛教我们说,这十二支因缘中,无明和是根本。因为著,人便起贪造业。而之所以,是因为无明的我执。我们如生俱来的执着一个恒常无变的"我"的实体存在一一"我的身体","我的名利"……因为在潜意识中这个"我",于是对顺"我"者起贪,逆"我"者起嗔恨,从而造出无穷的生死业缘,生出无穷的烦恼。但佛陀...

    成忠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11755622.html
  • 益西彭措堪布:往生之路 第十讲

    大师在《示念佛切要》[1]中引用这句话之后,解释说:是生死的根本,它不是从今生才,也不是只串习了一、两生。无始以来,在轮回之中不断地生生死死,就是因为。到今天为止,想想过去,哪一念暂时脱离了...这时思念的痛就会多强。这就是情感的执著引生的痛苦。   所以,心上的因因果果是丝毫不会差错的。你最割舍不下的就是那些最亲的家人。因为感情上的牵缠最多,由于过去的执,自然会去想他。而你不会去想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益西彭措堪布|往生之路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4/03/154041325639.html
  • 佛教伦理学--新的医道伦理

    诸位比丘呵!当时,菩萨靠正思惟与智慧,才获得问题的解决。  因为有生,才会老、死。老、死缘起于生也。  为什么有生呢?生起于什么缘故呢????由于才会生、生缘起于???由于取才出现有,缘起于取???因为,才会取,取缘出于???缘出于受???受缘出于触???触缘出于六处???六处缘出于名色???名色缘出于识???识缘出于行???行缘出于无明。  由此看来,行缘出于无明,识缘出于行??...

    刘欣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31040984.html
  • 大乘佛教简介

    果报。、取、 是现世三因,因为而想要去取、想要拥有,这就是所谓的行业, 行业是种下来生的种子所谓现世三因。老死视为未来之果。所以,十 二因缘是以现世来看待过去和未来。每一个过去皆...,所证是「般若」,也就是无上智慧。   可是,当我们对「」尚未完全了解之前,就来学习空,在解脱 次第上是有暇疵的,因为,很容易因听闻了空的究竟真相,而误以为 自己真的了解,而执取空为...

    洛本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01343992.html
上一页12下一页